毒贩在网上发广告,表面上卖多肉植物,实际上用“肉”指代毒品,进行网络贩毒;民警借来安全头盔,扮作工人,在工地里顶着烈日搜索3个多小时,抓获开塔吊的吸毒男子……
10日,市公安局通报近期“飓风肃毒2018”专项行动的战果和典型案例,在国庆长假期间,民警仍然奔赴外省抓捕贩毒人员。
男子网上卖“肉” 民警赴云南抓捕
近日,碧山派出所掌握一条线索,男子曾某皇和彭某祐多次在网络上购买毒品,并在同安新民镇的出租房里吸食,思明公安分局联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,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。
据专案组调查,曾某皇和彭某祐购买毒品的方式非常隐秘,他们通过百度贴吧里一个卖多肉植物的广告,添加毒贩杜某东的微信购买毒品。毒品在交易过程中被各种暗语代替——冰毒被称为“肉”。买家用微信转账付款后,毒贩杜某东从云南大理用快递将毒品邮寄过来。
调查中,专案组还发现另一条线索,毒贩王某洁也通过同样的渠道向杜某东购买毒品,但王某洁躲在山东。专案组将线索通报给山东警方,联合将王某洁抓获,缴获冰毒106克;9月28日中午12时许,专案组民警奔赴云南,将曾某皇和彭某祐抓获,缴获冰毒4.7克。
嫌疑人杜某东落网
据了解,毒贩杜某东在云南大理市一花鸟市场开了一家经营多肉植物的店面,又在网上销售多肉植物和糖果。专案组民警迅速赶赴大理市,9月30日下午4时许,在当地警方配合下将杜某东抓获。杜某东是白族人,假装不会普通话,用方言跟专案组民警“兜圈子”。参与抓捕的碧山派出所民警张涵是四川人,能听懂当地方言,很快突破杜某东的心理防线。
经审查,今年8月开始,杜某东在百度贴吧发出卖“肉”的广告,在网上收到买家的毒资后,他特地选择几十块金元宝外观的巧克力打包,将其中一块巧克力换成毒品,用黑色包装纸加以区分,再冒用别人身份信息,利用快递寄给买家。民警截获7个当天即将寄出的快递包裹,缴获冰毒约7克。
9月30日当天,杜某东被专案组民警押解回厦门刑拘,曾某皇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,彭某祐因吸毒被处以行政拘留。目前,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。
民警扮建筑工人 抓获吸毒塔吊司机
今年9月22日,金山派出所在海沧一出租房内查获一起吸毒案件,抓获涉毒人员张某、刘某。经审查,一名叫谢某平的男子也曾参与吸毒,但民警抓捕时,谢某平已离开出租房。湖里公安分局联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等相关部门,展开对谢某平的调查。
据调查,谢某平是云南人,24岁,在漳州浮宫一工地打工。9月28日,金山派出所民警赶到该工地时,通过工地花名册确认谢某平在该工地内。不过,该工地有100多名工人,分属不同工程队,工地占地又面积很大,给抓捕带来很大的难度。
湖里警方抓获谢某平
民警身着便装,向工地借来安全头盔,扮作工人,徒步冒着烈日穿梭在工地里寻找。经过3个小时暗访,民警找到正在开塔吊的谢某平,成功将其抓获。经审查,谢某平当场承认有吸食海洛因的前科,他的毒品是通过一名叫常某江的男子作中介,向一名叫杨某远的男子购买的。
金山派出所将情况上报给市公安局禁毒支队,联系泉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协作,于9月29日和30日,分别在泉州市区和惠安县将杨某远和常某江抓获。目前,张某、谢某平、常某江等5名涉毒人员均被警方依法处罚,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
20天破获28起毒品案
据市公安局统计,9月19日至10月8日的20天内,警方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8起,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2名,缴获各类毒品11.35公斤。
20天里,警方持续办案,审查之前抓获的涉毒嫌疑人,查处吸毒人员207人次,经检察院批准逮捕51人。
国庆假期里,民警放弃休息,不仅做好国庆安保工作,还紧盯各类涉毒线索,不间断地开展“飓风肃毒2018”专项行动,奔赴外地抓捕毒贩,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7起,抓获涉毒嫌疑人13名,缴获各类毒品1.086公斤,查处吸毒人员87人次,经检察院批准逮捕毒品犯罪嫌疑人9名。
来源:厦门市公安局